央广网长春7月29日消息(记者舒震 见习记者郭明彤)当航拍镜头掠过长春莲花岛的复古街巷全国股票配资公司,年代感十足的灰墙黛瓦静静矗立,这里正用一场场“穿越时空”的相遇,书写着文旅消费的新方程式。
游客与实景剧演员互动(央广网发 陈领之 摄)
走进莲花岛,仿佛踏入了一场流动的历史剧。《跟着抗联打鬼子》的“战场”上火光冲天,游客们与实景剧演员一起冲锋呐喊,在逼真的特效中触摸红色历史的温度;《东北绺子》的互动现场笑声不断,与演员的幽默对答让地域风情变得鲜活可感。
展开剩余59%游客参与园区演艺(央广网发 陈领之 摄)
刚从“战场”退下来的贵阳游客王先生抹了把汗,兴奋地说:“很有意义,体验感十足!”而被《花样年华》旗袍巡游打动的吉林游客李女士,则走进了复古街区的照相馆,“本来只想逛逛,结果被氛围勾得心动,准备来拍一组旗袍写真。”
这种让游客从观众变成“戏中人”的魔力,正是莲花岛的消费密码。据园区文艺总监王帆介绍,园区通过“演艺+换装+剧本杀”模式打造沉浸式体验,“《跟着抗联打鬼子》《抗联抗联》传承东北抗联精神,让人们铭记历史;《东北绺子》《川剧双绝》融入地方民俗与多元文化。”
数据印证着这种模式的吸引力——日均消费人次超3000人,演艺带动相关文创销售增长8%,场景成了最好的“推销员”。“尤其在节假日,游客特别多。我们接待的顾客主要来源于东三省、江浙地区,其他来自贵阳、武汉、重庆等地的游客也会有很多。”经营旗袍旅拍店的负责人孙卓超说。
游客沉浸式观看演艺(央广网发 陈领之 摄)
当夕阳西沉,莲花岛夜间消费的“黄金档”更将这份体验延伸。《莲花仙子传》的朦胧水雾里,自然景观与传说故事共舞;打铁花非遗表演中,千年技艺与现代光影碰撞,再加上篝火晚会的热烈氛围,让夜间客流持续攀升。
而这种消费活力早已超越园区本身,辐射至周边,带动区域餐饮、住宿、零售协同发展全国股票配资公司,一条“文化赋能经济”的链条已清晰可见。
发布于:北京市仁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